去教授,却不必作为主要的内容。”

“唯有学会了做人,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做人的原则,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。”

“那些只顾皓首穷经却不会做人的士子,就算再有天赋,也不可能长久。”诸葛亮补充道,“所以我认为,从做人开始学起,才能确保学子学成之后,人品端正,日后在各个领域都能胜任公子安排的重任。”诸葛亮镇定且从容地给出了自己的理由。

其实他心里很清楚,曹彰的提问既是对他的一种信任,提出疑惑,也是对他进一步的考验,所以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看着诸葛亮镇定的表情,曹彰露出赞许的眼神。

不过他也知道,现在诸葛亮说的只是很空泛的理论,他还需要听到具体的内容。

曹彰向诸葛亮追问道:“孔明,那你觉得如何做人才算是人品端正,我们的学府又应该向哪个方向去育人?”

诸葛亮自幼饱读诗书,有自己的一些理念,他马上给出了回答:“以我之见,做人要注重修身养性、勤俭持德、务实向上,脚踏实地。这是最为基本的道理。同时,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,善于变通,就是最优秀的选择。”

“好一个修身养性、勤俭持德、务实向上。”曹彰轻轻地重复着诸葛亮的话,发出了感叹。

诸葛亮的话令曹彰这个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也为之赞叹。

这话直指本质。

一个人要真诚务实,一个国家要踏实发展,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成就。

这是曹彰的个人理解。

曹彰看着诸葛亮的眼神变得惊艳,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充满了赞赏之情,三国第一人果然是名不虚传,这次自己真的是挖到宝了。

曹彰眼中不加掩饰地露出赞许,说道:“你懂得脚踏实地,懂得求真务实,又有自己的想法,这非常好。学会做人的道理,的确远比做学问和学会做官之道,要重要得多。”

“我会把你的想法向父亲汇报,以后各地的学府,要把育人列为重要学科。只有品行端正,品德优良的学子才能继续求学,将来得到重用。对于劣迹斑斑者,一律淘汰,不能让学府成为滋生贪官污吏的地方。”

“孔明,我今日得你相助,真的是如鱼得水了

章节目录